与京津对接,联合打造“机器人+”产业园;以京冀曹妃甸、津冀芦汉两大协同发展示范区为龙头,吸引京津产球速体育官方网站,业“组团式”进驻;发挥唐山场景资源优势,促进京津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近年来,我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深化京津冀产业协作,育链群、聚资源、优生态,区域配套更加紧密,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
2023年,京津冀三地共同绘制了氢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机器人产业链中,依托亦庄机器人产业园、武清机器人产业园、唐山高新区为载体,构建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的产业体系,打造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生产制造基地和应用示范高地。三地强化撮合对接、创新攻关、成果转化,联合打造“机器人+”产业园,协同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共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正式在我市高新区启动。
唐山,这座工业城市,正抢抓有利时机,通过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打造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强劲引擎,加速挺进新赛道。
在位于高新区的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特种机器人能上天、可入地,钢筋铁骨,机智灵活。该公司打造了国内种类最齐全的特种机器人生产线,拥有特种机器人、煤矿智能装备两大产业130余款产品,在多个应用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2023年5月,由唐山市人民政府与河北工业大学共建的河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唐山)落地唐山高新区,围绕产业发展“瓶颈”关键技术,开展装备可靠性设计、机器人装备集成等技术研究,服务我省机器人产业能级跃升。开诚智能便是其合作单位。
开诚智能在行业内的“高含金量”,是我市坚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
我市瞄准机器人基础和前沿技术,在研发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坚持产业赋能,链上发力。
位于高新区京唐智慧港的河北第六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提供城市治理和智能制造人机协作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公司。去年2月,抢抓机器人产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时机,第六镜顺利落户高新区。全流程帮办代办、不到一个月时间实现运营,也让该公司感受到了“唐山温度”和“唐山速度”。
面对唐山工业产业生产线自动化及智能化改造升级需求,第六镜引入总部“2D+3D”视觉检测系统、机械臂协作执行等先进技术,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截至目前,该公司已与唐山近30家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涵盖钢铁、水泥、港口、化工、陶瓷等多个领域。
“市场比想象中的还要广阔,所以我们决定将产线建到唐山来。”杨胜为说,产线建成后,他们将与域内机器人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对接,协同赋能全市产业发展。
在协同发展中实现更好发展。我市正加快围绕上游机器人组件领域,中游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装配、清洁、巡检等细分领域,下游机器人系统集成、第三方服务等配套服务领域,加速推动机器人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引进中关村信息谷、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流平台,引入北理工唐山研究院金相实验室、北交大唐山研究院软件评测实验室等创新团队,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完善京津冀构建研、产、销、学、用的协同产业生态。
焊花飞溅,打磨声此起彼伏,车间内有序码放着许多长短不一、粗细不同、曲度各异的钢管。在位于曹妃甸装备制造园区的巴威装备制造唐山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这是京城机电旗下北京巴威公司打造的高端装备制造新基地项目,于2020年10月在曹妃甸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项目承担了总部的全部产能,在超临界大容量、超高参数、超低排放大型电站锅炉的生产基础上,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光热等清洁环保设备及环保改造业务等领域的核心产品制造。随着国内清洁能源发电项目的快速发展球速体育welcome,自去年8月投产以来,企业订单不断。
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多重叠加,让唐山成为京津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唐山以京冀曹妃甸、津冀芦汉两大协同发展示范区为龙头,吸引了京津转移产业“组团式”进驻。
以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为例,其发挥首钢产业链的资源优势,成功引进巴威公司、首钢气体、厦门日上等产业链项目签约、开工、落地、投产,实现产业“抱团发展”。
推动产业“抱团发展”,既要迎合企业需求,也要精准补齐当地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空缺。针对已落户的26家央企、16家北京市属国企,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继续深挖其再投资意向,引导钢铁深加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氢能等产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断聚集。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累计实施京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近300个,完成投资1900余亿元;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累计实施亿元以上京津合作项目172个,完成投资500余亿元。
我市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抢抓机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京津项目落地。截至今年10月底,共实施亿元以上京津合作项目944项,总投资6000多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5000亿元。华润二期、中铁十六局高端装备制造、首钢智新、巴威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投产,承接京津疏解转移项目个数、总投资和完成投资额均居全省首位。加大央国企招商力度,主动对接中科实业集团、中国能建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建材集团等央国企,推动中能建绿色甲醇项目、中科生物质制氢项目等一批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大力引进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央企二、三级子公司9家,其中从北京疏解二级子公司2家、三级子公司2家。
做大做强京冀曹妃甸和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做优做精高新区京唐智慧港、玉田中华老字号产业园等特色承载平台,全力打造京津产业转移高地。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与北京合作设立了曹妃甸产业发展基金和曹妃甸建设投资公司,华电重球速体育官方网站,型装备制造、中国五矿矿石混配球速体育welcome、北京鑫华源智能停车产业制造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各县区特色产业平台亮点纷呈,对承接项目优先配置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指标,做到“应保尽保”。滦南大健康产业园获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异地监管”政策;高新区京唐智慧港加快建设,微探科技光电智能研发项目、国华科技高端离心震动设备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
2024年8月29日,由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京津冀(唐山)氢能与绿色低碳创新应用场景发布与供需对接会成功召开。
会上,我市发布了氢能与绿色低碳创新应用场景,谋划了高效能氢能储运、氢燃料汽车示范应用、综合性氢能港口、绿色智慧工厂等8大场景方向;并经过征集凝练形成了氢能重卡高速示范线制加氢一体站建设场景、燃煤电厂碳捕集与利用场景等16项创新应用场景。
此举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氢能与绿色低碳领域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充分发挥了唐山场景资源优势,促进京津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三地场景共建共享。我市将持续开展场景清单征集发布与供需对接活动,依托唐山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深入挖掘本地场景资源,创新场景服务体系,优化场景创新生态,吸引京津乃至全国更多新技术成果到唐山转化应用,赋能产业转型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近日,位于海港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内的河北省化工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平台传来好消息,开滦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合作完成了系列聚甲醛纤维制备技术的中试试验,实现了从煤炭到高端化工新材料的产业化突破。
为了让科技转化之路变得更加畅通,由开滦集团组建的化工新材料中试平台除了建有共享实验室、共享办公室、共享中试车间外,还配套有人才团队、金融支持等,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生产要素保障。
河北省化工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平台负责人李建华介绍:“我们有效延长了从焦化、焦炉煤气、甲醇、甲醛、聚甲醛这个产业链,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相对于原料煤,我们的终端产品比原料煤的价值提高了将近70倍的一个价值。”
为了加快京津科技成果到唐山孵化转化产业化的步伐,我市在构建“中试+”等成果转化生态体系上不断发力。
今年,开滦化工新材料中试平台、唐山百川机器人等6家科技成果中试示范平台入选省科技厅首批支持建设名单,中试平台清单将重点面向京津推送,吸引京津优质成果在河北中试落地。
此外,我市与京津在科技、招商、人才等领域对接合作不断深化。今年前三季度共备案“唐山市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重点项目”58个,实现了18个县区全覆盖,涉及钢铁、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有效解决了一批“卡脖子”技术,促进“京津研发、唐山转化”,不断推动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