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要闻综合新闻
“原本打算过完年再找工作,没想到,在大集上看到了好几个适合我的岗位,待遇也不错,岗位都送到家门口了,真是太方便了!”日前,家住兴安盟扎赉特旗的李佳兴奋地说。
今年,兴安盟全面贯彻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就业促进行动,早谋划早落实,抢抓岁末年初劳动者求职择业高峰期和企业扩产用工黄金期,依托遍布城乡的16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球速体育正规买球平台,,持续开展“就在兴安”乡村就业大集活动,通过深入村(社区)、集市、商超等场所,密集开展各类就业服务展示活动的方式,把就业岗位送到群众身边。
农贸市集上,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求职者穿梭在各个用人单位摊位前,浏览招聘信息,寻找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企业负责人向求职者详细介绍企业概况、招工需求和薪资待遇等信息,耐心解答求职者提出的问题。“招聘会+赶大集”的形式,借助大集人流量大的优势搭建对接平台,让老百姓在逛大集的同时与用人单位直接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满足了求职者就近就业和企业精准用工的需求,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截至目前,兴安盟已举办“就在兴安”乡村就业大集活动58场,提供就业岗位近1万个, 涵盖养殖员、业务员、会计、业务接待、物业管理等多个工种。
“作为食品加工企业,各类节庆假期前是我们企业扩产的关键时期,非常感谢人社部门的精准服务,解决了压在我们心头的缺工难题,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内蒙古科沁万佳食品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李海晶说。
为了更加精准地把企业用工信息推送适合的各类人群,搭建好就业服务桥梁,兴安盟在招聘活动中不再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是紧盯“小而精”的服务模式,针对用工企业量身定制了“AI”数字人专场招聘,使招聘更具针对性,有效提升了人岗匹配度,实现了公共就业服务“家门口办”,好工作“触屏可及”。截至目前,兴安盟“AI”数字人直播总时长超220小时,累计在线万人次。
“非常感谢兴安盟人社部门对我们基层群众的关心和支持,这次文艺演出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还让村民们对就业政策有了更深入了解,增强了就业增收的意识。”兴安盟科右前旗水库村村书记崔宝权高兴地说。
热闹的乡村就业大集上,不仅有众多的招聘展位,还有一场场年味十足、接地气的“村晚”文艺演出。年初以来,兴安盟人社部门搭建“春节村晚”平台,通过编排文艺演出节目、印制传统宣传年画、举办就业创业嘉年华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复杂的公共就业政策条文转化为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家常话”,有效解决了群众在政策理解上的困惑,提升了公共就业政策宣传效果。截至目前,全盟开展各类公共就业政策宣传活动110场次,共发放宣传年画、台历、彩页等2万余份,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
“姐妹们,抓紧时间,这几个手编产品今天下午必须完成,明天就得发货了”突泉县居民高云雪通过手工编织培训不仅提升了技能水平,每月还能凭借订单收入为家庭增添1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为了实实在在地帮到求职者,就业大集还特意设置了众多技能培训展位。电子商务师、特色农林产品种植、民族手工艺品及工具制作、创业培训等培训服务应有尽有,都是政府补贴的免费培训项目。年初以来,兴安盟紧盯重点产业链、重大项目和市场亟需领域,通过宣传技能培训政策、开展调查培训意愿球速体育正规买球平台,、创新技能培训模式、优化技能培训内容等举措,持续拓展劳动者技能提升空间,助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截至目前,全盟累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9期,培训学员760人。
就业,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兴安盟人社部门将扎实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围绕就业援助月开展好“千场招聘会”和乡村就业大集等活动,加快“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梅刚 通讯员 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