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公司动态 分类
来自杭州welcome-球速体育,“六小龙”的创新人才培养启示发布日期:2025-02-17 21:48:13 浏览次数:

  球速体育,球速体育,杭州“六小龙”破圈了。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和游戏科学等6家科技企业,被外界赞誉为杭州“六小龙”,引发关注。

  舆论热潮背后的“冷思考”,在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及不进则退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冷静看待科技公司取得的阶段性发展成果,杭州“六小龙”身上有哪些闪光点,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帮助是什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带着这些问题,独家采访了杭州“六小龙”的部分当事人,以及他们就读的高校与导师、行业专家。

  引爆此轮传播热点的是,1月20日,杭州“六小龙”之一的深度求索公司发布最新的AI开源大模型DeepSeek-R1,其性能比肩美国OpenAI最新的o1大模型,不过训练成本仅是后者的几十分之一,引发美国硅谷和华尔街的关注。

  紧接着,研发机器人的宇树科技公司16台UnitreeH1高动态人形机器人,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秧BOT》节目亮相,身穿红绿大花袄现场扭起秧歌,被网民称为“今年春晚最好玩的节目”。此外,宇树科技在2024年底发布B2-W机械狗载人翻山越岭的演示影片,被特斯拉及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转发后,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在此期间,杭州市主要领导曾回应过杭州“六小龙”在国际上“走红”的现象。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后,江苏省委机关报旗下的新媒体发布《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等“三问”文章……此后,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加入此轮舆论大潮。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郑刚说:“杭州‘六小龙’、深圳‘四小龙’等都是社会外界给科技企业的虚名,不是市场竞争的‘免死’金牌,创业公司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为虚名所累,关键还是要专注做好产品,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早日实现产品市场匹配。”

  据郑刚介绍,大约10年前,柔宇科技、光启科学、?华大基因和优必选也曾获得深圳“四小龙”的称号,但之后的发展走向并不完全一样,引人思考。未来10年,杭州“六小龙”又会走向什么结果?

  “我们要始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抱有足够的客观理性和谦卑敬畏。”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亭认为,目前社会上流传“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原始创新”“已经成功地实现对美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弯道反超’”等说法,是言过其实。创新和竞争永无止境,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谁也不可能是“常胜将军”独步市场。我们要有稳扎稳打的务实、永不言败的坚韧、勇立潮头的进取。

  杭州“六小龙”中DeepSeek梁文峰、云深处科技朱秋国和群核科技黄晓煌等三位创始人,均毕业于浙江大学。宇树科技王兴兴本科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强脑科技韩璧丞本科毕业于韩国科学技术院,游戏科学冯骥本科就读于华中科学大学。

  几年前,曾有投资人问王兴兴,你们做不做人形机器人。王兴兴当时说,他坚决反对做人形机器人。10多年前上大学时,他就曾做过小的人形机器人,但当时人类技术还没有办法驾驭复杂的机器人系统。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跨步发展,尤其是大语言模型的迅猛发展,让人形机器人发展有了更多可能。王兴兴对发展人形机器人的态度也随之转变,从“坚决反对”,到主动拥抱。

  梁文锋本科、硕士研究生均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15年前,他在硕士论文中写道:“导师项志宇老师领我进入机器视觉的大门,为我准备学习计划,对我进行科研训练,经常是逐行代码地进行指导。”

  梁文锋在研究生阶段主修的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在该专业培养方案中,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设置了紧跟技术前沿的专业课程体系和系统性的科研训练。梁文锋不断提升聚焦学科发展前沿、契合行业与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

  如何更好地推进知识迁移与跨界发展?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陈红胜教授认为,答案就在“宽口径、重个性、卓越化”的理念中,凝练少而精的必修课,提供多而广的选修课,自主构建具备个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所需的知识结构与应变能力。

  “严谨的治学气氛,以及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梁文锋说,这些都是他在研究生期间重要的收获之一,为他后来从事人工智能领域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的机器人之旅,就源于他在本科期间参加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竞赛。从2006年开始,朱秋国加入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熊蓉教授指导的ZJUDancer小型仿人足球机器人团队welcome-球速体育,,开始“打比赛”,不断对机器人软硬件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

  “打比赛、很锻炼人,既要把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快速学透比赛所需的必要知识,还要有自主钻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朱秋国说。

  在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研究生以及毕业后留校任教中,朱秋国一直深耕仿人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机器智能等研究,先后参与乒乓球机器人“悟空”的研制工作,主持四足机器人“赤兔”和“绝影”的研制工作,不断地进行技术积累和创新。

  群核科技创始人黄晓煌与陈航,都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003级混合班的学生welcome-球速体育,。

  “混合班”是浙江大学开展交叉人才培养的早期探索形态,要求学生们具备扎实的理科基础,实行学分制和个性化培养,强化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广泛的国际交流,引进竞争机制,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至今仍不过时。

  陈航说:“在混合班,我遇到了一群非常优秀的同学和老师。班级包容开放、共同促进的氛围,让我收获颇多。”

  黄晓煌在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期间的导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鲍虎军。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他就进入实验室,旁听组会,参与一些课题研究,鲍虎军教授把他引入计算机图像图形学领域。

  “浙江大学是我真正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怎样去面对世界,在社会中发展,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在浙大求学期间形成的。”黄晓煌说。

  随着《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印发,我国正面临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度应用,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飞教授认为,要直面“智能时代、教育何为”重大命题,用人工智能推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深层次变革。

  吴飞建议说,首先,开展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和人工智能微专业等教育教学。从了解人工智能、使用人工智能和创新人工智能等不同层次出发,推动专业和学科的“人工智能+”范式变革。其次,以高水平教材建设推动教育模式的深度变革。再次,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模式创新,为广大教师夯实全方位、多层次的人工智能时代数字素养提升路径,培养出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型一流人才。

  韩璧丞在高中时获得全国生物技术竞赛一等奖,本科就读于韩国科学技术院,打造出世界上第一款脑机接口智能假肢,同时还研发了脑机接口便携式神经反馈系统。

  浙江省科协科普部部长龙爱民说,从杭州“六小龙”创始人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来看,他们有3个共同的特点:

  一是对科学的热爱。他们在中学或大学时期参加各类技术类比赛、竞赛,或者对某项技术特别喜欢甚至着迷。这也印证,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二是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对一个事物喜爱的源泉。深度求索公司对应聘人的要求之一就是对技术的热爱和执着。

  三是持之以恒。从这6家科技公司的发展来看,他们都是持之以恒,一直沿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地努力、奋斗。

  “原来大家以为人工智能离我们很遥远,现在人工智能就在身边。”龙爱民说,杭州“六小龙”的发展,让这些新技术、新知识,比如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场景式带入、互动式体验,走近青少年和更多的寻常百姓家庭,在青少年心中播种科学的种子,将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与“六小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